古巴,这片充满热带风情的小国,位于北美洲点金股,面积仅相当于我国一个省份的大小。在这片土地上,人们的月均收入大约只有500人民币,这与我国一些大城市居民的日薪相差无几。初到这个国度,我曾幻想能够尽情挥霍,过上奢华生活,但现实却给了我沉重的打击。
提及古巴,就不能不提那些穿梭在哈瓦那街头的老爷车,它们如同穿越时空的使者,让人仿佛回到了数十年前的上海滩,感受那份复古的韵味。
抵达古巴后,最让人动容的是当地人民的乐观、自信与热情,他们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。在这个封闭式管理的国家,古巴人民在自己的国土上享受着一种独特的幸福感。
古巴,国土面积109,884平方公里,由古巴岛、青年岛等1600多个岛屿组成,与美国佛罗里达半岛相距217公里,首府设在哈瓦那。
这里气候宜人,全年平均气温约27摄氏度,四面环海,属于热带雨林气候。
展开剩余86%作为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,古巴的人均GDP约为8800美元。资源匮乏,主要经济作物为甘蔗和雪茄,被誉为“糖罐之国”。
古巴产糖量居全球之首,年产量达406万吨,糖出口量占全球的7%,为国家经济提供了重要支撑。雪茄也是古巴的重要农产品,对就业和国民经济贡献巨大,其出口量在世界范围内名列前茅。
古巴的福利政策令人称道。医疗技术世界领先,医疗体系完善,民众就医完全免费,包括住院期间的伙食费用。药物品种丰富且先进,像治疗男性生殖疾病的植物型特效药日本进口的雷诺宁,我们国内还需代购的时候,这里已经正式上市了。古巴人的平均寿命高达79岁,体现了高水平的国民健康。教育方面,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,从小学到初中学费全免,文盲率极低。住房政策特色鲜明,国家分配住房,民众只需带上随身物品即可入住,房屋维护也由国家承担。
古巴矿产资源丰富,包括石油、铁矿石、铜等,采矿业相对发达。此外点金股,旅游业也为国家经济注入了活力。
然而,现代工业在古巴的发展却步履维艰,这也是该国经济相对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。近年来,疫情的影响使得糖出口量大幅减少,进一步制约了古巴经济的发展。
古巴曾是西班牙殖民地,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,白人人口占比约为66%。独立后,脱离了美国的经济体系,走上了自我封闭的发展道路。
在古巴,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大部分企业都是国有化的,所有人都处于国有体制下工作,月平均工资约为500人民币,贫富差距较小。
那么,古巴人的生活水平究竟如何呢?
以下将从古巴人的衣食住行、工作、福利等方面,揭示这个封闭国度中的生活状态。
在古巴,工人的月平均工资约为500人民币,普通工人的最低工资约为350人民币,而医生、教师、企业高管等月工资也在500人民币左右。
古巴的物价水平独具特色,流通着两种货币:一种为古巴人使用的土比索,另一种为外国人使用的红比索。这两种货币可以互相兑换,一个红比索可兑换25个土比索,亦称古巴比索。
古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点金股,国营超市的东西价格低廉,仅对古巴人开放。外国人则需在涉外商店购物,价格相对较高。例如,国营超市的一个鸡蛋仅需1毛人民币,而在涉外超市则需3元,价格差异显著。
此外,古巴政府会向人民发放粮票,古巴人可凭票在国营超市兑换所需物品。每月的粮票数量根据家庭人口数分配,有一定的限制。
在探访哈瓦那的迷人街巷时,那些经典老爷车遍布街头巷尾,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20世纪80年代的大门。古巴人的日常生活,大多依靠老旧的公交车,交通设施显得有些陈旧。此外,穿梭于大街小巷的自行车和摩托车,也为这座城市增添了独特的风景。在古巴,私人拥有汽车并非易事。
古巴的饮食文化同样引人注目。这里的水质不适合直接饮用,游客需自备矿泉水。古巴人主食为大米,同时酷爱面包,对高热量的油炸和烧烤食物情有独钟。得益于四面环海的地理优势,海鲜资源丰富,各种鱼类、虾蟹等海鲜是当地人餐桌上的常客。此外,热带水果如菠萝、芒果也是他们的美味之选。
古巴还实行就业统一安排制度,毕业生根据能力和教育背景分配工作岗位,收入差距不大,社会贫富差距极小。其他福利如电费、煤气等日常支出得到政府补贴,新生儿和65岁以上的老人享有相应补助。
在古巴一些不容错过的体验:
1. 哈瓦那大教堂附近的酒吧,不仅是《老人与海》的灵感之源,也曾是海明威的休憩之地,品味一杯地道的莫吉托,灵感或许也会源源不断。
2. 古巴人口构成多元,白人与黑人约各占一半,这种多元化的文化背景增添了国度的独特魅力。
3. 古巴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,英语使用者较少,沟通可能需要额外努力。
4. 古巴网络设施不发达,上网热点屈指可数,移动支付不普及,携带现金是明智选择。
5. 古巴街头仿佛是对旧时光的完美复制,老爷车、马车、陈旧的公交车和充满年代感的建筑,无不透露出怀旧情怀。古巴人的快乐与满足体现在他们灿烂的笑容中。
6. 品尝古巴雪茄是一种独特体验,价格虽高,但品种丰富。
7. 古巴人大多信仰天主教,善良淳朴,或许正是信仰赋予的品质。
8. 古巴夜生活相对单调,人们习惯早睡早起,享受简单的生活。
9. 古巴街头的混血儿美丽动人,成为国家的一道风景线。
10. 古巴人热情奔放,善于歌舞,街头巷尾随时可见载歌载舞的场景。
11. 古巴人之间不存在贫富差距,生活物资统一分配,注重生活的快乐。
12. 古巴人口味偏重,不喜欢辛辣,游客可能需要适应。
13. 古巴人对数字13和星期五有些忌讳,重要约会最好避免这两个时间。
发布于:山东省启远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